•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我要配资网官网网址:配资公司排行-辟谣快评:“假院士”落网 那些“假权威”机构、“假权威”活动也该管管

摘要:   近期,“假院士”阮少平落网,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他自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伪造“火神山医院政委”“第一军医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近期 ,“假院士 ”阮少平落网 ,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他自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伪造“火神山医院政委”“第一军医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等身份,长期活跃于教育 、医疗等领域 ,以虚假光环迷惑众人,谋取利益 。无独有偶,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余鹏翔的“国务院参事 ”身份也被发现造假 。

  上海辟谣平台注意到 ,在“假院士”“假参事”被曝光后,部分和他们有关联或被牵扯到的组织纷纷发布声明,与他们撇清关系。比如 ,“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 ”发布声明称,解除阮少平的“健康总顾问”身份……可相关声明并不解渴,因为声明发布者似乎也该拿出证据 ,证明自己当得起名称中的“中国”二字。

  以“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 ”为例,不论从相关声明落款单位看,还是其官方公众号认证主体看 ,是同一家文化传媒公司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 ,该公司是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没有政府背景;此外,也没有官方部门对“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进行背书。

  既然如此 ,普通企业组织的活动,却冠以“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这一宏大的名称,是否合适呢?

  事实上 ,在此前被曝光的“假权威 ”案例中,除了个人用假头衔为自己贴金,也不乏各种组织机构。他们在组织名称 、活动中使用“高大上”的字眼美化企业、活动 ,以达到迷惑公众的目的 。

  相比识别个人身份造假,普通人若想发现组织、活动是否具备权威性,难度更高。

  有读者曾向上海辟谣平台反映 ,孩子收到一份来自“‘**杯’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大赛组委会”的获奖通知,付款100元,即可将孩子的作文收录进“获奖作品集 ”并颁发奖状;不付钱就主动放弃奖项。读者觉得奇怪 ,“哪有付钱得奖 ,不付钱不得奖的道理? ”但查看获奖通知,落款是“中国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会”,看起来很正规 。经核查 ,“中国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会”是一家注册在境外的私人企业,相关作文大赛也不在教育部门的赛事“白名单 ”里。但读者表示,凭借看似权威的竞赛名称和组织机构 ,不少家长已经解囊。

  更进一步,当“假权威”用的不是现职身份 、也不是明确仿冒“李逵”的“李鬼 ”,而是使用一个用词含糊、无法求证却看似权威的组织、活动为自己的身份背书时 ,普通人想要识破他,非常困难 。

  比如,笔者最近关注到一名自称为某知名医院“前营养科教授”的专家在短视频平台边讲述养生知识 ,边兜售商品,其中有不少错漏之处。但在核实他的身份时,困难不少——

  该专家表示自己已经从某知名医院离职 ,所以知名医院的官网上没有他的身份信息。以普通患者的身份致电医院 ,对方表示,无法帮忙核实已经离职的员工 。根据“专家”另外提供的“全国慢病健康管理工程副秘书长 ”等头衔核查,发现“全国慢病健康管理工程”不是一个特定的项目 ,与此名称相类似的项目不少,其中既有官方推进的,也有民间组织的 。这些活动的官方信息中没有该专家 ,但无法确定是否遗漏了类似名称的其他项目……

  以上案例说明,当社会各界关注个人身份造假 、假冒权威时,也很有必要为机构打假、为活动打假 ,不要让看似权威的假机构、假活动与假专家互相背书,欺骗公众。

  从经济层面看,“假权威”们常常以各种名义敛财 ,如发展会员收取高额会费 、举办所谓的培训和评奖活动骗取钱财等,使许多企业和个人遭受经济损失。

  从社会公信力角度而言,这些假机构打着权威的幌子 ,传播错误信息、误导公众决策 ,严重损害了真正权威机构的声誉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

  因此,治理“假权威 ”不能仅停留在对个人的惩处上,也要把企业、组织 、活动纳入监管范围。

  一方面 ,可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企业名称注册、民间团体组建、活动举办申请等,都要有预防“假权威”的意识。

  对名称中带有“中国”“全国 ”“华夏 ”“民族”等特定词汇的机构 、活动等 ,要严格审批,避免相关机构或活动“拉虎皮扯大旗”,误导公众乃至以此行骗 。

  另一方面 ,要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法规,堵塞制度漏洞。明确各类社会组织的登记条件 、审批流程和监管标准,对名称使用、业务范围界定等关键环节作出更加细致、严格的规定 ,防止别有用心之人钻制度的空子。针对非法社会组织要严格按照《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予以取缔,依法严惩相关责任人;同时,顺藤摸瓜 ,将利用假机构 、假组织为自己进行身份背书的假专家一网打尽 。

  此外 ,提出“亮证 ”要求。对那些正规的社会组织、经过官方审批的活动,应当亮出可经受检验的证据,包括注册登记信息、审批文件等 ,方便公众辨别。

  总之,在提醒公众别被“权威光环”所迷惑的同时,也要深挖背后的假机构 、假活动 ,从源头上斩断行骗链条 。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