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实盘配资一般不超过多少:配资知识网站-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订单密集公布 行业下一个突破点在哪?

摘要:   近期,松延动力、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企业密集公布产品订单消息,行业预计今年将迎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同时,行业企业融资节奏加快,多家企业...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近期,松延动力、优必选等人形机器人企业密集公布产品订单消息,行业预计今年将迎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同时 ,行业企业融资节奏加快,多家企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宇树科技上市计划提上日程 ,投资者关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节点何时到来。

  人形机器人或迎来量产元年

  接连公布的订单消息显示,人形机器人或迎来量产元年 。

  8月1日,记者从松延动力获悉 ,今年7月份,松延动力实现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交付总量环比增长176% ,创下公司成立以来最高月度量产及交付纪录。

  松延动力创始人 、董事长姜哲源表示,在参加北京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后,公司一个月内收获意向订单超过2000台 ,合同额超1亿元 ,其中教育教具、商业演出需求占比超60%,文旅展厅需求快速增长。目前,松延动力在北京、常州 、东莞布局了生产基地 ,提升产能 。“今年下半年公司主要目标是把机器人的生产和交付做好,明年,公司的目标是交付量达到万台。”姜哲源称。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银河通用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展示的商超值守机器人已经获得100家门店订单,计划于年底前实现全国范围投用 。

  推出AlphaBot(爱宝)系列机器人的智平方则表示 ,公司今年已收到近500个通用智能机器人的订单,主要用于工业、公共服务场景。目前爱宝系列机器人已经在东风柳汽、晶能微电子 、华熙生物等工厂投入使用,并即将在上海虹桥机场提供公共服务。

  星动纪元相关负责人说:“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了 。”星动纪元今年6月刚发布的星动Q5机器人目前已经获得几十台订单 ,其应用场景包括迎宾导览、医院导诊、模型训练等,单台售价在40万元至50万元。其市场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会交付100台星动Q5机器人。公司在北京扩建了2000平方米左右的工厂来提升产能 。

  7月13日 ,优必选发布消息称 ,今年3月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推出的172cm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目前在手订单已达百台,预计今年该款机器人在教育科研领域的交付量将超过300台 。

  按照智元机器人的规划 ,今年其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数千台,目前线下量产的机器人已超2000台。智元机器人合伙人 、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称,今年下半年行业会进入到真正“交卷 ”的阶段。

  人形机器人新品还将不断发布 。记者了解到 ,智元机器人精灵系列下一代机器人本体精灵G2即将发布,G2会在运动精度、场景适配性上进一步升级。目前拥有全球最大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工厂的帕西尼将在北京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带来其新一代轻量化通用人形机器人,该款机器人易折叠 ,具有强越障、强泛化能力,通过模块化设计,能适配多种场景需求。

  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报告认为 ,人形机器人领域,中国极有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一轮应用推广潮,首批人形机器人订单与应用落地可期 。

  企业融资节奏加快

  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节奏加快。8月1日 ,记者从智元机器人获悉 ,公司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该轮投资由LG集团旗下的LG电子以及未来资产集团联合投资。半个月前,公司刚宣布获得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 ,双方宣布将在智能物流 、农业自动化 、超市零售等方向探索合作 。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智元机器人已完成10轮融资 ,包括此前获得腾讯、京东、比亚迪 、上汽、北汽、TCL等多家产业资本投资。

  宇树科技的上市计划已经提上日程。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 ,中信证券将在今年10月至12月对公司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 。截至目前天眼查数据显示,宇树科技已完成10轮融资。

  7月,星动纪元 、云深处相继宣布完成近5亿元融资 ,星海图、千寻智能、众擎机器人 、逐际动力也官宣融资;6月中下旬,银河通用宣布完成由宁德时代及溥泉资本领投的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5月,魔法原子宣布完成数亿元的新一轮战略融资 ,是半年时间内该公司完成的第二轮超亿元融资。

  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备受期待的商业化前景、大规模的研发投入需求 ,使得人形机器人赛道企业需要资本支持 。斯坦德 、乐动机器人、埃斯顿、卧安机器人等企业纷纷递表港交所 。已经在港股上市的优必选,过去一年内五次配售,获得款项净额超43亿港元。

  业内投资人对记者表示:“机器人行业技术门槛高 、应用周期长 ,需要持续大额投入。”他认为,下一步行业关注的焦点是谁能率先实现盈利拐点 。

  实现商业化还须技术突破

  智元机器人首席科学家罗剑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具身智能(涵盖人形机器人)的 “AlphaGo时刻” ,指的是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实现兼具高成功率与高泛化性的突破性进展。而人形机器人下一阶段的突破点,在于具备“不损失成功率的泛化能力 ”,这也正是其实用性的体现。

  “大语言模型实现50%至60%的准确率 ,剩下的部分可通过人类大脑补全,但机器人在物理世界若仅有50%成功率是不可接受的 。”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在复杂任务中达到近100%的成功率,还需要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不断优化升级。

  罗剑岚认为 ,要加速模型迭代,需要通过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的自主交互(如工厂装配 、家庭服务)积累数据,形成“数据—算法—硬件”的闭环迭代。短期内 ,机器人将在工业智造等受限结构化场景先落地 ,通过大模型加优化的方式,降低交付成本,提高交付效率;长期来看 ,家庭场景是更大的市场,但需要解决复杂性、数据隐私、工程化等问题 。

  腾讯首席科学家 、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认为,行业的“iPhone时刻 ”远未到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 ,腾讯正式发布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向机器人行业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则发布了具身全栈引擎Intern-Robotics,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建模、虚实数据贯通 、训测一体化等技术体系赋能行业 。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业界首个开源的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智元灵渠OS” 。

  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真正到来前 ,布局帮助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工具”,可以服务行业生态并夯实行业发展底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